地址:上海市松江區莘磚公路258號
漕河涇開發區松江高科園34號樓502
聯系人:張經理
電話:+86 21-67627811
手機:17321338233
E-mail:1565063767@qq.com
(掃二維碼加我微信)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莘磚公路258號
漕河涇開發區松江高科園34號樓502
聯系人:張經理
電話:+86 21-67627811
手機:17321338233
E-mail:1565063767@qq.com
(掃二維碼加我微信)
據統計,山東省擬規劃保留化工園區155個,整頓撤銷44個。在推進企業有序出城、產業有序轉移的同時,后期的土壤修復問題也成為當務之急。
省內很多企業建廠早,缺少前期環保預防措施,比如,老廠房很可能沒有生產池需要加設的防滲裝置,可能會引起土壤污染,時間一長,就會使得8米以內的地下水收到污染,所以后期的搬遷或多或少的都會需要一定程度的土壤修復工作。
環保產業具有較強的政策導向性,土壤修復產業起步晚。值得關注的是,將于7月1日起施行的《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首次明確了土壤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實行終身責任制,提出“誰污染,誰治理”,造成土壤污染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承擔土壤治理與土壤修復的主體責任。繼2016年5月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發布后,各地紛紛出臺本地的“土十條”細則,山東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也于近日出爐,山東方案也進一步明確了土壤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的終身責任制。
土壤污染責任工業廢水處理設備界定不明晰,后來的土壤修復責任認定也是困難的,也是導致土壤修復開展困難重重的原因之一。
自2017年起,結合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情況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結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同時,針對企業面臨的資金問題,提出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復。